原创平台仪器共享第二期 | 复旦大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uMR Jupiter 5.0T磁共振系统正式运行!
仪器设备简介
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于2023年引进uMR Jupiter 5.0T设备,这是首台国内高校引进的5.0T磁共振系统。
▲ 图1: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5T磁共振系统
该系统具备头、颈、体部、脊柱、膝关节等线圈,配备视听觉刺激系统,可满足临床医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等研究需求。
· **高信噪比与分辨率:**更高的场强带来了图像信噪比的提升,可以实现更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 **全身超高场扫描:**具有覆盖全身各部位的发射和接收线圈,能够实现全身超高场扫描;
· **出色的梯度性能:**梯度场强120mT/m,梯度切换率 200T/m/s,可实现高质量的磁共振扩散成像。
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技术团队在该系统上研发了不打药全身血管成像、基于多房室模型的扩散成像等多项前沿成像技术,可以结合临床和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为研究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成像方案。
▲ 图2:全身高分辨成像
▲ 图3:全身超高场血管成像
设备负责人简介: 李豪,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剑桥大学。致力于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包括:研究非对比剂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实现更安全无创的血管疾病诊断;研究定量磁共振成像,以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结构和功能变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等项目,获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
**联系方式:**h_li@fudan.edu.cn
**地址:**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1159号
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简介
复旦大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复旦大学张江校区,是复旦张江脑与类脑国际创新中心重大实验平台,由上海市政府和复旦大学支持共建。2020年获批“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影像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中心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同时具备超高空间与时间分辨率,能够解析精细脑结构与功能的无创扫描硬件平台系统;中心以探究脑认知神经机制并揭示脑疾病的发病机理、发展类脑智能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高级成像技术和多模态脑定量技术相结合的全维度脑测量体系研究。
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拥有一流的脑科学研究团队、工程师技术团队和物理师开发团队,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撑力量,可提供科研合作、开放课题、设备开发、技术支持等多种途径的资源共享和对外服务。
@ALL, 复旦大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欢迎全球脑科学、类脑智能和脑疾病领域的优秀科研团队和临床专家,共同探讨领域前沿科技及其应用,促进学术与产业的融合,为全球同行提供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最新科研进展汇总:
4.Nature Communications | 我院原致远建立新算法突破空间组学规模化计算瓶颈
5.Nature Human Behaviour|我院冯建峰/程炜联合华山医院首次揭示下丘脑结构的遗传基础及其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
6.Nature Human Behaviour|我院程炜研究员与华山医院联合团队首次基于大规模全外显子关联分析发现睡眠相关的新基因
7.Nature Protocols | 我院原致远研究组合作建立空间组学标准化数据读取与分析流程
8.Nature Communications | 我院程炜/冯建峰团队联合华山医院构建首个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多疾病风险预测模型
9.eLife | 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与北大等团队合作,利用病毒示踪技术标记猕猴轴突纤维校验扩散磁共振成像
10.Nature Communications | 我院青年研究员Deniz课题组揭示大脑对语义和情景记忆的区分与处理机制
磁共振设备简介
▲ Terra 7T 超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系统
▲ uMR Jupiter 5.0T磁共振系统
▲ Connectom 3T强梯度场磁共振成像系统
▲ Biospec11.7T超高场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系统
▲ Prisma 3T 临床科研磁共振成像系统
▲脑磁图(MEG)系统
共享预约请登录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网站:
或发送至邮箱:zic@fudan.edu.cn
请扫码关注ISTBI公众号
我们将持续推出仪器共享系列
往期分享:平台仪器共享第一期 | 复旦大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脑磁图(MEG)平台蓄势待发,即将与您相逢!
【来源】微信订阅号/公众号[复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上海
【作者/编者】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ppSo6U3r-N2j1hxm8nGXQ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社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